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广州华艺国际> 2016春季拍卖会>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17世纪 铜鎏金弥勒菩萨(扎什伦布寺风格)
图录号/艺术家:

17世纪 铜鎏金弥勒菩萨(扎什伦布寺风格)

图录号:112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7世纪 铜鎏金弥勒菩萨(扎什伦布寺风格)
图录号:
1121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17.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6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5月26日
备注:
声 明:
弥勒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梵文音译为“MAITREYA”,意思是“慈悲者”或“慈氏”,因其过去世曾得到佛的开示,发心修道成“慈心三昧”而得名,为佛教中的正觉菩萨。佛经称弥勒原为古印度南天竺婆罗门贵族,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侍立于佛旁听法,释迦牟尼佛预言弥勒将来会继承自己的佛位成为未来佛,弥勒修炼成道,先于释迦离开人世间,上升到兜率天,享受种种妙乐而作“补处菩萨”。
弥勒菩萨束发高盘,造型独特,发辫搭于肩上,头戴五朵花组成的发冠,精巧别致,衬托着菩萨婉约恬美的面容,面部的泥金彩绘有些脱落。菩萨右舒坐,身体呈优美的三折姿,线条柔和而饱满。左手搭于左膝上结说法印,右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各牵一茎青莲绽放于肩旁,右侧肩花上奉置宝瓶,是弥勒的身份标识。弥勒上身斜披珞腋,胸前所挂双层连珠项链长至座面,下身着裙,以阴刻线表现裙褶,腰带于身后交结,富有真实感。莲座呈梯形,束腰明显,满饰仰覆莲瓣,层叠有致,极具立体感,上下缘饰饱满的连珠纹,与胸前的长珠链相呼应。整像线条柔和,肢体具有肌肉感,肩旁的莲花也表现得充满生命力,细节刻画一丝不苟,极尽工巧之能事。装饰注重质感,饱满的连珠是突出的表现。造像胎体厚重,红铜质地细腻,用料十分讲究,且鎏金纯厚亮丽,打磨光洁,整体给人雍容典雅之感。
从其图像学特征来看,该像整体造型与细节处理明显仿自东北印度的帕拉风格,可以参见清宫旧藏的一尊12世纪帕拉风格弥勒菩萨坐像。对比两尊佛像,菩萨的发髻、发冠、衣裙、配饰与莲座等细节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清代西藏的佛像艺术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崇尚自然的写实风气;一是尚古风气,尤其盛行对公元812世纪东印度、尼泊尔、斯瓦特及克什米尔等外来艺术风格的模仿。该像无疑是17世纪西藏地区仿古造像中的精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高度。同时期类似作品可参见1998年纽约苏富比春拍的一尊菩萨像。
这尊弥勒菩萨很有可能出自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是后藏地区的藏传佛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住息地。由宗喀巴大师之弟子,后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13911474)在后藏贵族索南桑波等人的资助下兴建(1447年,明正统十二年),历时十二年建成大经堂等建筑。随着该寺的建设,寺院的高僧和众多艺术家为寺院创造了大量的金铜佛像,一世达赖喇嘛本人也亲手建造了拉章坚赞吞布的白度母和绿度母金像。西藏绘画史上著名的唐卡制作流派“勉唐派”创始人之一曲英嘉措也参与了扎什伦布寺的修建,寺中一些画作和雕塑便出自其手。扎什伦布寺内长期大量的艺术创作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工艺水平与艺术素养的提高,一些手工作坊在其周边逐渐形成,扎什伦布寺风格也随之得到发展。
扎什伦布寺造像的主要特征是:面部神态各有特色,不拘一格;造型线条流畅,肢体比例匀称和谐;装饰精美细致,给人写实、典雅、灵动之感。此尊弥勒菩萨具有扎什伦布寺造像的诸多艺术特征,造像量度准确,整体比例和谐,且姿态灵动优美,可以感受到印度、尼泊尔、汉地与西藏造像风格的融合,博采众长。据此推测,这尊弥勒菩萨像很有可能出自扎什伦布寺或其周边铸场。

参阅:
1.《故宫经典藏传佛教造像》,紫禁城出版社,第157页,12世纪?坐像弥勒菩萨。
2.1998年纽约苏富比春拍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